频繁更换CEO、资料指标低迷

撰文: flowie , ChainCatcher

编辑: Marco , ChainCatcher

上周,Starknet 基金会宣布更换CEO,自2023 年3 月担任Starknet 基金会CEO 的Diego Oliva 离任,负责Starknet生态成长的James Strudwick 接任。

这不是Starknet 团队今年首次重要高层发生更换。 1 月,Starknet 开发商StarkWare CEO Uri Kolodny 在X平台发文称,他因家人健康因素已辞去CEO 身份,CEO 职位则由StarkWare 另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Eli Ben-Sasson 来接任。

自年初因空投分配问题遭到社群讨伐後,Starknet 面临的争议并未间断。近期,Starknet 其生态上的头部衍生性商品协议ZKX 在TGE 不到2个月後便宣布关停,在投资者的一片骂声中,Starknet 基金会成员为ZKX 的辩护也遭致不满。

经常更换CEO ,加上Starknet 引发多次舆论危机後的「不作为」,很难不让社区用户质疑其背後组织的运作状况。

争议过後,更换CEO 成惯性?

面对社群争议後,快速更换CEO 似乎成为了Starknet 的惯性操作。

去年12 月1 日,Starknet 官方公布空投後,便引起了社群的不满。不少一般用户质疑Starknet 的空投规则偏向开发者,而忽略一般用户的利益。

在空投争议持续1 个月後,Starknet 开发商StarkWare CEO Uri Kolodny 突然宣布因家人健康原因辞去CEO。

StarkWare 有四个核心创始人Uri Kolodny 、Eli Ben-Sasson 、Alessandro Chiesa 和MichaelRiabzev。

其中离职CEO 的Uri Kolodny 偏商业和资本背景,其余都是偏技术背景。 Uri Kolodny 是一位连续创业家,曾为MondriaTechnologies Ltd、Timna 等企业的共同创办人兼执行长等。

而接任CEO 的Eli Ben-Sasson 则是密码学科学家,为zk-STARK 这项关键技术标准的创作者,与StarkWare另一核心成员Alessandro Chiesa 都曾是Electric Coin Company(又名Zcash Co)的创始科学家。

在空投争议尚未平息下,CEO 离职也引发社群用户对其团队是否产生内部矛盾的猜测。有用户认为,Uri Kolodny 因家人健康问题辞任CEO的理由过於牵强。而在Uri 宣布辞任CEO 消息後,接替他的Eli Ben-Sasson 并未表达慰问,或进一步证实了内部有矛盾的猜测。

而更换StarkWare CEO 仅半年後,在面临生态头衍生性商品协议ZKX 关停引发对Starknet 的争议後,Starknet 又上演了同样的戏码。
Starknet 基金会CEO 辞任Diego Oliva,由生态成长主管的James Strudwick。

Diego Oliva 仅担任Starknet 基金会CEO 一年多。在加入Starknet 之前,Diego Oliva 曾担任Facebook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总监,负责这些地区的成长。

对於Diego Oliva 离职原因Starknet 未有任何说明,只是表示Starknet 基金会团队架构已经初步搭建好,到了可以交接领导班子的时机。

Starknet 官方部落格提到,Diego Oliva 任期内,Starknet基金会已从一个由两名兼职员工组成的团队发展到目前由三十多人的规模;并启动了DeFi Spring、Seed Grants 以及Catalyst和Propulsion 计划等多个生态计划,和100 多个基础设施团队展开了合作。

而接任CEO 的James 仅加入Starknet 基金会半年左右,主要推进了DeFi、L1 和L2 扩展项目的工作。

对於频繁更换CEO,社区用户虽然对於新官员上任有所期待,但更多的似乎是唱衰的声音。推特用户@ Timmy _ Turnes 称,「我感觉将走向新的低谷…」。

@TheJinKang 则认为Starknet 正面临信任危机。他表示,在生态计画ZKX 关闭後,Starknet 基金会和CEO都未出面正式回应。此时又更换CEO 说明组织的运作状况非常糟糕。

而@wholisticguy 则对於基金会新任CEO 作为曾经的生态主管,X 帐号的粉丝数量仅为400 多人(宣布任职CEO 过後增长到900多)表示质疑。

@wholisticguy 称:「作为技术上最有能力的L2 团队之一,培养推特追随者应该像在桶里钓鱼一样,没要求你有10万粉丝,但只有几百的关注者,这说明缺乏参与度。

Starknet 多次自制舆论危机

更换CEO 或许也是Starknet 在面对发展低迷和舆论危机後的自救。

一直以来,以技术实力和Vitalik 参与投资为优势的Starknet,在行销和公关态度上似乎特别佛系。

无论是空投争议,还是生态计画ZKX 关停,Starknet在面对持续发酵的社区情绪,很少有所作为,且团队成员多次有些不合时宜的发言引发新的舆论争议和信任危机。

今年1 月,Starknet 频频被传空投但又迟迟未落地,原本就有情绪的社群用户却遭到了Starknet 的官方「讽刺」。

Starknet 核心成员Abdelhamid Bakhta在社群媒体上将询问空投状况的社群使用者公然称为「电子乞丐」(e-beggar)。此外Starknet 也在官方Discord频道新增了「电子乞丐」的子频道,引发社区众怒。

虽然在舆论发酵後,Abdelhamid 和Starknet 官方频道都紧急删除言论和道歉。但Abdelhamid 和Starknet CEO EliBen-Sasson 仍因此长时间遭到网路语言攻击。

目前Starknet 官方社群媒体的留言区依然随处可见「电子乞丐链」的讽刺言论。

对於4 月开始广为流传的「Starknet 的日活跃用户只有8 个」的言论,虽然後被证实为误传,但不少加密用户仍然相信这是Starknet 的真实状况。

而近日,类似的公关灾难再次上演,Starknet 头部衍生品协议ZKX 在TGE 6 周後就宣布关停,引发ZKX 的投资者对其讨伐,并称ZKX是骗局,要求StarkNet 及上线的交易所来揭开真相。

对此Starknet 官方没有任何回应外, 而Starknet 基金会成员Henri 下场为ZKX 辩护称,「ZKX多年来一直在为生态系统贡献努力……因为一些错误决定(我并不为此辩护),就称他们为骗子是完全不应该的。

Starknet 基金会成员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的发言也再次引发用户的不满,Starknet 被讽刺其日活用户仅为个位数。

对於ZKX 的讨伐也上升到Starknet 生态网络状况的质疑。多位社群用户表示Starknet 生态网路的不够活跃,是导致ZKX团队即使拿到融资也无以为继的关键原因。

根据Artemis 数据,相较於Arbitrum、Optimism、zkSync 等多个layer2,Starknet目前的日活跃用户和日交易数量、以及DEX 日内交易量,每日捕获的交易费用都排在倒数第一。且在众多layer2 产生正向利润的情况下,Starknet仍未获利。

拓展BTC 生态叙事,Starknet 还值得期待吗?

Starknet 深陷舆论危机以及网路活跃度以及币价暴跌後,Starknet 生态上的开发者@cryptonerdcn 已降低了对於Starknet的预期。

但@cryptonerdcn 表示也不至於过於悲观。从6 月参与Starknet 的黑客松情况来看,其生态开发者活跃度并没有想像中那麽惨淡。

@cryptonerdcn 提到在币价暴跌过後,原以为没有太多用户参加,但最终估算,至少有75 只队伍参加。 「要知道因为starknet 使用的cairo语言,相比solidity 懂的人本来就很少(我记得只有几十分之一),比起evm 系的可以拿着各种换壳的东西参赛,这个黑客松不少项目都是完全从0 做起。

在@cryptonerdcn 看来,Starknet 如果能在行销等短版上努力补齐,至少不会直接变成「天亡」。

从Starknet 近日的动态来看,持续的技术升级仍然是首要任务。 Starknet 社群发布v0.13.2 和夏季路线图中来看,8月将推出的v0.13.2 版本,将不增加L1 成本的情况减少出块时间,目标是将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平均2 秒左右。

10 月至11 月推出v0.13.3 版本,此版本必备内容为Cairo-native,强调更快的执行将进一步缩短确认时间。

但以太坊Layer2 太卷了,光靠卷TPS 和低费用已经带不来带来新增长预期。

後续以太坊Layer2 叙事如果仍萎靡不振,@cryptonerdcn 期待Starknet 在BTC 生态上的叙事空间。

今年6 月,Starknet 宣布将成为第一个同时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结算,并扩展比特币到每秒数千笔交易的网路。将在比特币潜在升级OP_CAT之後的六个月内实现。

加密技术分析师Haotian 表示,Starknet 布局比特币生态虽然在技术上面临太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但一旦突破(以太坊)layer2的叙事束缚,Starknet 的想像空间会大为不同。」

在Haotian 看来,Starknet 如果向比特币生态应用场景延伸,它的ZK 技术底层和平行交易、Cario语言等原先高效能的基础为成为其区别於其他Layer2 的核心优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