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专栏作家 Clive Crook 指出,联准会的「点阵图」已成市场混乱的来源,建议在货币政策审查中将其取消,专注於即时数据分析,以改善政策沟通并减少经济冲击。
(前情提要:美国11月PCE指数全面低於预期!通膨已被控制?联准会官员料明年利率大幅下降)
(背景补充:台湾央行利率连3冻「杨金龙未喊第八波打房」,但第 7.5 波打房已悄悄突袭)
本文目录
昨(30)日,彭博专栏作家 Clive Crook 建议,联准会应考虑取消「点阵图」,这个原本用於传递政策信号的工具,反而成为市场混乱的源头。他认为,专注於即时数据而非未来预测,才能让政策更具适应性,也更能符合实际需求。
联准会政策沟通失误
在 12 月政策会议中,联准会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4.25%-4.5%,并同步调整通膨和经济增长预测。然而,这一政策组合被市场解读为「鹰派转向」,引发股市下跌。彭博评论指出,联准会的沟通方式加剧了政策执行的挑战。
Crook 认为,市场对联准会政策的错误解读,部分源於其公布的经济预测摘要与「点阵图」,这些工具非但未能清晰传达政策意图,反而因数据更新与实际政策之间的落差,令市场反应失准。
泰勒法则与政策偏离
以泰勒法则为基准,12 月会议上联准会理应维持利率不变。然而,市场对降息的强烈预期让联准会选择实施降息,以避免市场将不降息解读为政策紧缩。Crook 指出,这种「被动迎合」市场的作法,可能导致未来政策调整更为困难。
泰勒法则是着名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 John Taylor 於1993 年提出,以简单公式将名目中性利率根据通膨缺口与产出缺口做调整後,推算出联邦资金利率应有的水准,可做为联准会未来升降息决策的参考。「点阵图」的问题
Crook 提到,「点阵图」并非政策共识,仅是各官员根据个人预期绘制的利率走势,市场却往往将其视为计划或承诺,进一步混淆了政策讯息。他建议,联准会应取消「点阵图」,将重心转向即时数据的解读,而非过时的未来预测。Crook 强调:
联准会应更多关注数据的即时意涵,避免因过度依赖预测工具,而与实际情况脱节。尤其在政策审查中,若能大幅改革甚至抛弃「点阵图」,将有助於减少市场对政策的误解,并提升经济稳定性。
📍相关报导📍
美国11月PCE指数全面低於预期!通膨已被控制?联准会官员料明年利率大幅下降
台湾央行利率连3冻「杨金龙未喊第八波打房」,但第 7.5 波打房已悄悄突袭
联准会传声筒:Fed超低利率时代结束,川普掌握2025降息关键